“高质量发展岁月峥嵘,新时代成就林下之风”,首届自然资源领域女性学术沙龙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

2024-04-09 10:55 / 查看:25

2024年3月9日,“惊蛰”刚过,万物复苏。广东省土地学会和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自然资源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为庆祝国际妇女节在我国扎根100周年,在中国土地学会指导下联合主办,并由广东思远承办、国地科技承办的首届自然资源领域女性学术沙龙,在广东珠海拉开序幕。

 

近百名长期活跃在自然资源学术理论研究或工程技术实践的业内知名专家、领军人物和科研院校的学术楚翘、创新杰青,以及自然资源领域的杰出女性代表出席了沙龙主题报告会。

主持与致辞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张晓玲研究员

  土地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卢艳霞研究员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

李清二级调研员

广东省土地学会理事长  董玉祥教授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主任委员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  杜舰副司长

 

会议由中国土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晓玲研究员和土地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卢艳霞研究员分段主持,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李清二级调研员和广东省土地学会理事长董玉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祝贺,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杜舰副司长从遥远的拉萨也送来了线上致辞与祝福,一万多人通过直播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是“自然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 9日举行的沙龙主题报告会;

二是 10日的岭南大地实地调研;

三是 11号到14号的女性大讲堂,将有28位专家通过线上会议分享她们的研究成果。

 

主题报告会

 

主题报告会由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冯文利院长、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冯淑怡院长等8位专家领衔作主旨报告。

 

 

冯文利院长在题为“激发资源要素活力,改革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报告中,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文化资源阐述当前乡村振兴之困,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和自然资源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等分析乡村振兴之切,并基于定制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与确权、村庄规划、土地政策等乡村振兴组合拳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目标的思路,提出了摸清资源数量家底,提供乡村治理数据支撑;摸清耕地质量家底,显化资源资产价值;了解资源权属本底,支撑农民权益保障;加强县域统筹与“三生”空间布局优化,差异化引导乡村建设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以及从保底线、保用地、保权益等方面创新土地政策,激活乡村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等系统性政策建议。

 

 

冯淑怡教授基于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思考,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推进机制”主题分享。冯教授认为应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集成改革为抓手,打通城乡、区域要素流动的堵点,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实现资源集聚集中、资产保值增值、资金外源内生。并提出按照“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总体框架,统筹协调“三块地”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变”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人—地—产—权—钱”五位一体联动的农村土地集成改革价值实现机制及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冯教授还结合江苏邳州“小田并大田”、浙江“千万工程”、广东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典型案例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推进机制,构建五位一体联动的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催生新质生产力等建议。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常务副主任罗明在题为“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报告中,首先从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挑战出发,阐述世界面临的自然资源压力与日俱增,已经影响到全球 40% 人口的福祉等现实问题。介绍了来源于IUCN(2016)、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2022)等关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10个定义和全球标准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8条准则28个指标。并通过分析美国、德国、欧盟等的政策及实践,进一步展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特点或好处,预测了NbS的十大发展趋势,如注重相互关系及系统性变化、承认自然资本是一种新的资产类别等。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珠海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以西部中心城市建设为总牵引,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为题进行交流。李总规划师阐述了珠海“西部开发”战略的缘起,并从构建双城架构,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实施海洋强市战略,促进陆海统筹;紧扣生态文明大背景,构建城乡融合的大生态空间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珠海市规划引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建设总体思路,以及通过机制保障、融入湾区、以城带乡、分类施策、魅力空间五大行动,提升统筹站位高度、城乡资源协调广度、城镇发展厚度、强镇兴村精准度和全域空间美誉度五度的工作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不动产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志红以“成片开发征收中的农民集体同意权”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从成片开发征收中的农民集体同意权定义,揭示成片开发征收中农民集体同意权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约束成片开发征收权和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为征收增加了柔性的中国特色的征地协商“购买”程序三个方面。宋教授肯定成片开发征收中的农民集体同意权有利于提升我国征地制度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并在行使主体、成片开发征收方案内容、农民集体同意权行使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民集体同意权行使规则的建议。

 

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丽基于城市农业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有助于完善城市自循环,提升城市生态容量等方面思考,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城市农业的主要模式与发展趋势”。报告从城市农业发展史揭示城市农业空间多样化的功能,引出如何保障城市粮食安全和获得城市绿色空间的反思。并揭示不同类型城市农业在保护城市内部耕地资源、促进城市更新、应对城市重大突发危机、提供就业机会、预留城市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发展城市农业面临的缺乏资金支撑、缺少政策支持,以及难以获取足够的土地等多重障碍因素,提出应制定相关扶持配套政策,包括灵活的用地政策、将城市农业融入城乡规划等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阳柳凤以“信息化赋能村庄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分享了广西统筹数据资源优势、信息平台优势,以村庄规划为抓手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要求的经验做法与成效。报告指出:针对数据资料收集难、编制费用偏高、群众参与度不足、成果实用性不强等难点,广西探索以数据共享破解资料收集整理难题;以技术赋能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效能;以多方协同构建规划编制协调推进机制的“低成本实用性简易型”村庄规划编制新模式,编制“一村、一图、一表、一则、一库、一说明”的村庄规划,既直观易懂又实用管用好用。并以“1个试点村、1个技术支撑单位、1个乡村规划师志愿服务团队”的模式,选取57个村进行“数据共享+技术赋能+多方协同”规划编制新模式试点,新旧模式对比结果表明:信息化赋能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

 

泉州城市规划设计集团规划分院院长王敏以“蝶变与抉择——改革背景下的泉州试点探索”为主题,剖析存量时代制造大市、海丝名城面临的困境基础上,针对泉州面临用地节约集约不足、城市能级不高的现实问题,结合高度城镇化地区的耕地保护与增存联动的产业社区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介绍了泉州市通过建立1个差异化低效用地认定标准、1个“四化”产业社区模式和实施7个政策举措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实现城市蝶变的试点工作成效,并从统筹优化配置空间资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妥善处理各类历史遗留建设用地问题等方面,总结提炼了泉州试点的经验做法。

 

拓展互动

 

主题报告会还根据与会者要求,会后临时增加了“土地制度改革”、“乡村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四个话题的拓展互动环节,与会者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圆桌参与讨论。

 

 

实地调研

 

3月10日,与会者在岭南大地实地领略珠海市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效和国家相关土地政策落地成效。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习近平)”、“女性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梁启超)”。本次沙龙主题报告会8位专家和与会者们细腻严谨的思维碰撞、灵动深邃的经验互动,展示出的自然资源领域女性在自然资源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睥睨万物的巾帼风采,不仅可以成为高水平要素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智库源泉,更可以为时刻游走在家庭、事业间寻求平衡的广大职场女性传经解惑,帮助她们成就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正如我们发起本次沙龙活动倡议的宗旨所言:高质量发展岁月峥嵘,新时代成就林下之风。让我们继续期待后续女性大讲堂的更多精彩!
 

信息来源:广东省土地学会订阅号